文章

总统的“紧箍咒”与美联储的“定海神针”:特朗普为何撼不动鲍威尔?

一则推文,三大股指应声跳水,股汇债“三杀”再现。这并非耸人听闻的金融灾难片预告,而是特朗普执政时期,白宫与美联储之间权力博弈的真实写照。当“推特治国”的总统试图将指挥棒伸向被视为经济“压舱石”的美联储,市场的神经便被无情挑动。有人戏言:“川普想驯服美联储,而市场想驯服川普。”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背后,是关于独立性、信任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命运的深刻拷问。

01. 导火索:当“推特治国”撞上“百年老店”

故事还得从那些令人心跳加速的瞬间说起。

4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位深谙社交媒体传播之道的“网红”领袖,再次将矛头对准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称鲍威尔为“大输家”,措辞激烈,要求其“立即降低利率”,否则美国经济“可能会放缓”。

推文一出,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市场瞬间波涛汹涌。美股三大股指应声大挫,美元承压,美债被抛售——经典的“三杀”场面再度上演。

戏剧性的是,仅隔一天,4月22日,特朗普话锋一转,表示“没有解雇鲍威尔的计划”,只是“希望”其更积极。市场闻言,又迅速大幅反弹。

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在特朗普任内并非孤例。更早的4月17日,类似的施压与市场震荡已预演过一次。

白宫似乎也在认真盘算“换帅”的可能性。《国会山报》披露,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塞特正研究解雇鲍威尔的可行性。这不禁让人疑惑,雷厉风行的特朗普,为何在美联储主席面前,显得束手束脚,不能像对待其他内阁官员一样“You’re fired”?

02. 市场的“膝跳反应”:为何“三杀”警报频频拉响?

要理解市场的激烈反应,首先要明白美联储独立性这块“压舱石”的分量。

在投资者眼中,一个独立于政治干预的中央银行,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石。它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将依据冰冷的经济数据和长远的国家利益,而非总统竞选连任的短期需求或某位政客的突发奇想。

当总统,尤其是像特朗普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统,公开威胁要干预美联储主席的任免,甚至因政策分歧而动“杀心”,市场会怎么想?

恐慌。

投资者会立刻嗅到危险的气息:如果美联储的独立性失守,货币政策沦为政治的附庸,那么通胀失控、经济过热或过冷、资产泡沫等一系列风险都可能接踵而至。

更深层次的担忧在于,美国作为全球头号经济体,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关乎全球。若美联储的信誉因政治干预而动摇,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资产的避险属性,都可能被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所以,当特朗普喊话降息,股市、汇市、债市的同步下挫,并非简单的“利空出尽”,而是对美国经济治理体系核心原则可能遭到破坏的深切忧虑。这是一种信心的危机。

03. 美联储的“权力密码”:不止利率,更是“定心丸”

美联储,这个诞生于1913年的机构,其正式名称为“联邦储备系统”,远非一个简单的“利率调整局”。

它的诞生,本身就是对美国早期金融动荡历史的反思。在它成立前,美国金融恐慌频发,国家迫切需要一个能够稳定货币、充当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

美联储的结构设计也颇具匠心: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决策层)、遍布全国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地方执行与研究),以及决定利率走向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这种“中央+地方”、“公共+私营部门特征”的混合结构,旨在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政策的周全与独立性。

它的核心职能,除了我们最常听说的“制定货币政策”(如调整利率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还包括:

  •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 监管金融机构: 确保银行等机构安全运营,保护储户。

  • 保障支付系统高效安全: 我们日常的转账、支付,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 消费者保护与社区发展: 这体现了其公共服务的属性。

可以说,美联储是美国经济的“心脏”和“大脑”之一,它的稳健运行,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美国人乃至全球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它提供的,不仅是流动性,更是一种确定性,一颗“定心丸”。

04. 鲍威尔的“铁王座”:总统钦点,却难言“罢黜”

美联储主席,无疑是这个庞大系统中最耀眼的明星。他主持着联邦储备委员会和FOMC的会议,是美联储政策的主要阐释者和公共面孔。每年两次向国会作证,定期与财政部长沟通,其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

鲍威尔,正是由特朗普在2017年提名,并获参议院批准上任。讽刺的是,这位由自己挑选的“掌舵人”,后来却成了特朗普口中的“眼中钉”。

但总统想让鲍威尔“下课”,远非易事。

美联储主席的任期为四年,可连任。更重要的是,主席同时也是联邦储备委员会七名理事之一,而理事的任期长达十四年,且不得在完成整个任期后连任。这种交错和长任期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道防止政治短期干扰的“防火墙”。

关于利率决策,也并非主席一人说了算。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才是利率的最终决定者。这个委员会有12名投票成员:7名理事、纽约联储主席(永久票委),以及其他11家联储主席中轮流担任的4位。虽然主席在议程设置和引导讨论中作用关键,但决策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最核心的一点是法律的明确规定。《联邦储备法案》赋予了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高度独立性。总统可以提名主席,但一旦任命,就不能因为“我觉得他干得不好”或者“他不听我的话降息”就随意解雇。

法律规定,理事(包括主席)只能因“正当理由”(for cause)被免职。何为“正当理由”?历史判例(如著名的“汉弗莱执行人诉美国案”)将其解释为可证实的渎职、玩忽职守或丧失履职能力,而绝非政策观点上的分歧。

鲍威尔本人也曾公开表示,总统无权仅因政策分歧而解雇他,他会干满任期。这既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是对制度的信心。

05. 特朗普的“拆解”攻略:理论上的“七伤拳”,现实中的“纸老虎”?

尽管法律壁垒高耸,但如果一位总统铁了心要“换掉”美联储主席,理论上并非全无路径可循。只是,每一条路都布满荆棘,成功率堪忧。

  • 国会弹劾? 宪法赋予国会弹劾联邦官员的权力。但“重罪和轻罪”的门槛极高,仅仅是政策不合总统心意,离弹劾标准差了十万八千里。成功率:近乎为零。

  • 寻找“正当理由”? 总统可以尝试搜罗主席“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或渎职”的证据。但如果这仅仅是为政策分歧找借口,几乎必然会遭遇司法挑战。法院很可能会站在维护机构独立性的一边。历史上,从未有美联储主席因此被罢免。成功率:极低。

  • 施压迫使其辞职? 这是特朗普最擅长的“极限施压”策略。通过公开羞辱、私下威胁,制造舆论压力,试图让对方知难而退。这招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席的个人韧性和外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支持力度。鲍威尔显然不是轻易低头的人。成功率:不确定,但难度颇高。

  • 推动国会修法? 国会理论上可以修改《联邦储备法案》,改变主席的任免程序。但在党派政治极化的今天,推动如此重大的立法,难度可想而知。成功率:短期内微乎其微。

  • 寄望最高法院“开恩”?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曾研究过,最高法院未来若有关于总统罢免独立机构负责人的判例,是否能套用在美联储主席身上。但这更像是一种法律上的“奇袭”,美联储的独特性和悠久传统使其很难被轻易归类。成功率:不可预测,且充满变数。

细数下来,这些所谓的“途径”,更像是理论上的推演。在现实政治中,每一步都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风暴和法律争议,其代价远超收益。

06. 潘多拉魔盒一旦开启:撼动美联储的“蝴蝶效应”

假设,只是假设,一位总统真的成功“拿下”了美联储主席,那将意味着什么?

这绝不仅仅是换掉一个官员那么简单,而是打开了一个可能吞噬经济稳定的“潘多拉魔盒”。

对美国经济:

  • 市场恐慌升级版: 若仅仅是威胁就能引发“三杀”,那么实际行动带来的市场动荡将是海啸级别的。股市暴跌、美元急贬、资本外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信心将降至冰点。

  • 美联储信誉扫地: 独立性是美联储的生命线。一旦被政治攻破,其政策的公信力将荡然无存。未来,无论它加息还是降息,市场都会怀疑其动机。

  • 通胀梦魇或经济硬着陆: 一个“听话”的美联储,可能为了迎合短期政治目标而采取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导致恶性通胀,或者在错误的时机踩下刹车/油门,引发经济衰退。

对世界经济:

  • 全球金融多米诺骨牌: 美国是全球经济的引擎,美元是世界的硬通货。美国金融体系的剧烈震荡,必将通过贸易、投资、汇率等渠道,迅速传导至全球,引发连锁反应。

  • 美元霸权松动: 若美元的稳定性和避险属性因美联储独立性受损而大打折扣,各国央行和投资者可能会加速寻求替代储备货币,从长远看,这将侵蚀美元的国际地位。

  • 全球经济增长蒙阴: 美国经济若陷入混乱或衰退,全球需求将大幅萎缩,拖累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可以说,撼动美联储主席的位子,无异于拿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福祉做赌注。这种风险,任何理性的决策者都不得不三思。

07. 尾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总统?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这场博弈,最终结果似乎仍未可知。但从特朗普最近表态无意称“无意”解除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职务,但希望他降息来看,这场总统与美联储的较量局还远未到终点。

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在无数次危机中被证明其价值的制度设计。它像一道坚固的堤坝,尽力抵御着短期政治洪水的冲击,守护着经济航船的稳定。

当然,这种独立性并非绝对隔绝,它需要在民主问责与专业自主之间取得精妙平衡。但核心在于,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必须掌握在专业人士手中,基于经济规律,而非政治考量。

总统的权力有边界,市场的耐心有限度。当政治的任性试图逾越经济的理性,代价往往是沉重的。特朗普未能撼动鲍威尔,或许正是这套复杂权力制衡体系仍在发挥作用的一个注脚。而对于未来,警钟依然长鸣:守护那些看似枯燥的制度,可能就是守护我们所有人的福祉。毕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总统,有些基石,不容轻易动摇。

(来自微信公众号:流码公社)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